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石斑魚孵化技術基本教材


石斑魚孵化技術基本教材 (教學用)
By:ali  2013–04–12
 
石斑魚受精卵在15至24小時,孵化為魚花(大約為80~90%孵化率)。
 
1. 先將養殖池徹底消毒,並靜置24小時,之後將消毒水清洗乾盡,一定要做到消毒水完全不殘留。
 
2. 養殖池注入海水80~100公分(約池子的7~8分滿)。海水必需要做好過濾,力求海水水質非常乾靜。    
 
3. 水質要求:a.溶氧量....每公升水4毫克以上。b.酸鹼度pH值....7.8~8.5。c.氨氮含量....每公升水0.8毫克以下。d.鹹度....30~33。e.水溫....24~29°C。
 
4. 避免陽光直射,以免造成幼小魚苗的眼睛受傷。光照强度為5000~15000勒克斯,最好能控制在6000~8000勒克斯。    
【SI制單位勒克斯 ,1(勒克斯)=1(流明/平方公尺) 烈日大約照度為 100,000勒克斯 。陰天大約照度為 8,000勒克斯 。】
 
5. 魚卵投放量為每12~15平方公尺,投放受精卵100公克。
 
6. 投於受精卵之後,添加濃的微藻(等邊金藻液每立方公尺水加15公升,小球藻液每立方水加40公升。),使水池內的生熊系統穩定,更是魚苗開口時的食料。    
 
7. 投放受精卵3~6天,開始投餵牡蠣受精卵,每立方公尺投餵10公克,每天投餵1次,投餵時間最好在早晨6~8點。    
 
8. 從第5天開始投餵小輪蟲,在投餵小輪蟲前,要先將小輪蟲放入細目手掏網,用乾淨的淡水冲洗,冲洗後再放入加有維他命B及酵母的水桶中,打氣滋養4~6小時,先除去水桶上面的雜質後,撈起輪蟲餵養。以每立方公尺水10000~20000隻輪蟲密度最適宜。可在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餵食。
 
9. 到第18~20天後,可改餵橈足類動物,投餵量為每立方公尺水密度10000~20000隻餵橈足類動物為最佳。    
 
10. 養殖池最好能定時用虹吸法清理池的底部,並用不銹鋼架套網過濾收集,不小心被吸出的魚苖,以減少損失。
 
11. 養殖池前三天開始,每天滴流方式,注入3公分的水。在第12天開始,每天換水20~30公分。 

12. 經過細心養殖後(約35~40天),魚苗用3號網目篩選後,就可以換錢了。

光合菌


光合菌
By:ali    2013-04-17

光合菌都是革蘭氏陰性菌,有單細胞和多細胞,形態多樣有半環狀、桿狀、球狀、螺旋狀和卵圓狀。
光合菌是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不產氧的原核生物的總稱。
光合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是地球上最早出現且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
光合菌常見於腐敗有機物質濃度高的水域中。具有固氮、產氫、固碳、脫硫等能力,可氧化分解硫化氫、胺類和多種毒物。
光合菌分解固態有機物的能力很差,只能吸收固態有機物溶出或經其他細菌分解的水溶性有機碳、氮。
光合菌的運動方式,有利用鞭毛運動,有滑行運動,亦有不運動的。
光合菌的細胞直徑大小為0.5~5μm(大約小球藻的1/20),主要以二分分裂方式繁殖,少數是出芽生殖。
光合菌的最佳表現溫度為26°~36°C。
【切記:不可用金屬容器。】

光合細菌中,目前在市場上生產最多的主要種類為
莢膜紅假單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us)
球形紅假單胞菌(Rps.globiformis)
沼澤紅假單胞菌(Rps.palustris)
嗜硫紅假單胞菌 (Rps.sulfi-dophila)
深紅紅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
黃褐紅螺菌(Rhodospirillum.fulvum)等。

◎光合細菌的特性與效能 :

《在種植方面》
(1)分離有機肥,減少有機肥料的臭味,增强有機肥的肥力。
(2)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3)促進開花、減少落花落果。
(4)促進植株營養的吸收、增加果實重量。
(5)促進植株生根。
(6)可減少化肥的使用,因而減低土壤酸化,降低種植成本。

《在養殖方面》
(1)光合細菌是一種營養豐富、價值高的細菌,菌體蛋白質含量高,是良好蛋白質來源。以紅螺菌科的光合菌Rhodovulum sulfidophium為例,其粗蛋白含量達到60.22%,粗脂肪含量8.19%,並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葉酸、維生素B群,尤其是維生素B12、類胡蘿蔔素和生物素,還含有有生理活性物質輔酶Q等。
(2)養殖池中魚蝦等水產的養殖密是度非常高,大量的魚蝦排泄物和殘餌會滯留在養殖池底部,並在腐敗菌的作用而產生各種有毒、惡臭物質(如氨、硫化氫、胺等),使水體嚴重汙染,養殖生物生長受到阻礙,甚至死亡。在管理上,通常採取適當換水和水循環過濾的方法解決這問題。但換水不僅會增加養殖成本,且常會破壞水中的最適餌料微生物群落。光合細菌對各種有機物質、氨、胺、硫化氫等有極強的利用能力,能分解亞硝酸, 硝酸, 增加水中溶氧量,有效的降低有毒物質的濃度。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曾進行光合細菌對病原菌抑制能力的研究,其試驗結果顯示,光合細菌濃度104CFU/ml時,對病原菌Vibrio alginolyticus(溶藻弧菌)、V. anguillarum(鰻弧菌)、V.parahaemolyticus(腸炎弧菌,又稱為副溶血弧菌)有抑制能力。此外可放出抗病性酵素而防止魚病發生,定期添加光合細菌於石斑魚養殖池水的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降低池水中氨—氮和亞硝酸—氮的濃度。
(4)光合細菌個體小,營養豐富,可以做為浮游生物(例如輪蟲、橈足類、豐年蝦等)的餌料。而浮游生物又是水產生物(如石斑魚苗等)幼體的開口餌料,因此在食物鏈中有非常好的營養轉移傳遞作用。光合菌在一些水生生物的體內繁殖與共生,並在腸胃道中生長且幫助宿主消化食物。水體中的光合細菌越多,浮游生物的生長越旺盛,水產生物的增產效果也就越明顯。(光合菌亦可添加於飼料中~每公斤飼料添加光合菌100-200cc,直接調入飼料顆粒中,風乾6小時左右投餵。)
(5)當水中有機碳、氮太多時容易引發不良藻類如渦鞭毛藻、裸藻等爆發生長,光合菌可以阻斷或延緩該過程(但光合菌太多相對的也會影響優良藻類的生長)。光合菌更能減少魚肉的臭土味,而且增加魚體體色鮮豔程度和減少排遺泄的臭味。
(6)光合菌於1分地面積的養殖池(標準平均水深90-100公分),可使用10公升(最好含菌數為4.5~8.6×107 cfu/ml以上)。10-15天一次為佳。
定期的添加光合菌是為了使菌數維持一定數量,且添加的最佳時間為上午九點至十點之間,尤其在有陽光時更可促進光合菌的增殖及增加對水質改善的效率。
光合菌的效能表現需要些時間,最少需要12小時至3天,才能看光合菌的效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曾利用光合細菌進行輪蟲增殖培養試驗,以菌體濃度3.97×106CFU/ml稀釋批次培養方式培育輪蟲。在一周後,以15%的效果最佳,可在接種後第7天達483隻/ml,顯示光合細菌濃度對輪蟲培養確有增殖效果,且在添加光合細菌液後,觀察到光合細菌有促進水中較小型原生動物等增生的效果。】

【把光合細菌液添加在不同初期餌料中,做為石斑魚苗開口餌料的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光合細菌液對於石斑魚初次攝食有正面的效果。投飼牡蠣受精卵和輪蟲組,在魚苗孵化後7天(DAH7)的存活分別是47和28%,而光合細菌液和輪蟲混合投飼的存活效果明顯提高,是試驗組中最好的,DAH7的存活率尚有57%。近幾年來,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應用光合細菌於點帶石斑、龍膽石斑、七星斑、油斑等石斑類的育苗生產,育苗存活率約可提升8~37.5%。】

【簡單桶式培養:菌種比例以20%為佳。(魚池水或開放性水域之水)1 公噸水量,投入30 kg雜魚(或15 kg魚粉),微量打氣使水團攪動,置於陽光下培養,至水色變為粉紅或紫紅色即可獲得很高濃度之光合菌(陽光充足則大約7天便可達成)。魚池直接培養方式:1公頃(水深15~ 30 cm ) 投入1,500 kg魚粉及1,500 kg米糠,於陽光充足情形下,一星期可達全池水為粉紅色至紫紅色之光合菌。 】